策展聽起來很美妙,但一提到展覽需要「展示空間」,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。 很抱歉,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...
這段時間,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《新莊騷》,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,認識了很多前輩,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。 所以一直在思考,應該如何分享更實際的經驗層面,讓大家不會太過抱持夢幻、但又擁有願景的職涯發展建議。 所以這篇的重點,一樣是以打造個人品牌為基礎,接續前篇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的天份、強調優勢、尋求適合的領域、逐步累積話語權。 接下來,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: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「場域」。 所謂展覽,最直觀需要的就是空間,但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的。 像華山、松菸、駁二這類大型場地,尤其是博物館和美術館,都是動輒破百萬的經費,往往得由政府機關或大型品牌集團才有可能執行這種企劃,而你個人也必須在策展或活動公關公司上班,才有機會接觸到這種專案。 那麼如果我們想要打造個人品牌,從自由工作者或小型工作室做起,到底該如何找到「空間/場域」呢?